随着现代人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,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。患有糖尿病,类风湿,高血脂,高血糖的人越来越多。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类问题-代谢综合征。
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,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,是导致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。高血压,高血脂,糖尿病,痛风本质上都是代谢问题,此类代谢问题危害很大,会使多种疾病如冠心病、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,并可引起心肌梗死、脑血栓、下肢动脉闭塞症、眼底病变等并发症。
现代医学认为,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过程,降压、降糖等治疗均需终生服药,饮食控制及运动也需长期坚持方能见效。
【传统医学认为】
这些代谢问题实际上与脾经相关。脾主运化,又主肌肉四肢。比如专治糖尿病的胰腺点,就在脾经下肢的循行线上。胰腺点不是一个固定的点,而是小腿内侧中间三分之一的一个变动点,出现表示体内有痰湿或者已有糖尿病,而且可以作为病情的判断,当从中三分之一向下移动时,往往痰湿向痰淤转变,而细小血管的淤堵正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开始。对于这种问题,临床我们常采取针刺胰腺点治疗。
而对于其他的代谢问题,我们则会选用脾经上的漏谷穴治疗。漏谷:顾名思义漏掉的水谷,就是代谢出现问题,不能被身体正常的转化。针刺漏谷的阳性点,可以出现弥漫整个小腿的针感,对快速缓解代谢问题引发的症状效果很好。手法治疗师也可以采用手法在此处松解。
【从现代解剖学来看】
这些治疗牵涉到两个很重要的肌肉,一个是胫骨后肌,一个是比目鱼肌。
胫骨后肌---在小腿三头肌的深面,起自小腿骨间膜上三分之二及邻近的胫骨腓骨后面,向下止于舟骨粗隆及三块楔骨的基底面。
比目鱼肌---起自胫骨腓骨的上端,向下与腓肠肌汇合,续为跟腱,止于跟骨结节。在两个肌肉之间形成了一条筋膜缝隙,临床我们习惯称之为代谢反应区,当有代谢问题时,多会在这里出现阳性反应点,包括酸麻胀的自我感觉,以及触诊发现的结节性病灶以及凹陷,针刺这里多是滑利的感觉,同时针感弥漫到整个小腿,这是因为针刺在两个肌肉的缝隙里出现筋膜传导的缘故。
而这种小腿的弥漫性感觉,采用律动疗法也可以起到类似效果,其原理是通过改善下肢的微循环以及筋膜张力的释放,进而改善代谢功能引发的问题。
全身垂直律动源于人体成长与运动皆受地心引力影响,地心引力对人体作用为垂直方向。透过由下而上,由内而外达到全身运动的功效。律动运动改变身体的肌肉、骨骼、神经、系统 ,更进一步影响内分泌及其他生理系统,以产生各种有益健康的效果,是自然 、安全、有效且快速的运动方式。
全身律动可以通过刺激间叶系干细胞的分化,压抑脂细胞的开成与堆积,减少罹患糖尿病的机会;同时通过刺激骨细胞骨钙素及刺激脂肪细胞联素的分泌,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与敏感度,增加葡萄糖耐受性。
律动训练示例
一、侧箭步
步骤:1、左脚弯曲90度置于机台,双手放在大腿上;
2、身体微微前倾,腹部收紧,右脚向右侧伸直延生,再换边;
3、每一个动作伸展3-5秒,持续5分钟。
二、腿部脚勾点
步骤:1、站立于机台侧边,右脚微弯,左脚向前伸直,脚跟勾点置于机台;
2、身体前弯,背部打直,双手扶住双腿再换边;
3、每一个动作伸展3-5秒,持续5分钟 。
三、前向腿伸展
步骤:1、右脚弯曲90度置于机台,左脚置后膝盖微弯脚尖点地,上身保持挺直;
2、腹部收紧,上身微微向前倾,双手放在右膝,左脚向后踩伸直,再换边;
3、每一个动作伸展3-5秒,持续5分。
四、坐式调理
步骤:1、放松身体坐在椅子上,双脚放置于律动机上;
2、双手放松,可轻置于大腿上,也可按自己喜欢姿势进行律动调理;
3、每次律动15-30分钟。
五、腿微曲站立
步骤:1、全身放松,膝盖微曲,站立于律动机;
2、双手也可扶桌子或墙做为辅助;
3、每次律动15-30分钟。
训练过程中,律动机的使用强度以个人感觉舒服的段速为最好。
以上训练动作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,请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运动康复导师尽量一一回复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