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不适合跑步人群中的足背屈受限问题,在这一期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下不适合跑步人群中的另一类问题:足外翻和足内翻。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也不适合跑步。
如何判断足内翻、足外翻?
可以在跑步时检测。在跑步时如果为正常足,当脚部收到最大负荷时,脚后跟应与地面接近于垂直状态。可以使身体进行顺利缓冲、蹬地等动作,对脚部的负担较少。
如果在跑步时脚后跟处于向外侧倾斜的状态,也就是脚外侧先落地,这种情况则是脚部内旋不足,也叫脚内翻,着地时会有较大的冲击力。
反之,如果是脚后跟向内侧倾斜的程度较大,也就是脚内侧先落地是脚部内旋过度,也叫外翻,关节也容易收到较大的负荷。
足内翻
足部呈现内翻的状态,也称足旋后。而大部分的负荷量都落在足部的内缘。内翻足常见原因除了遗传,足部骨骼结构组织异常之外,还跟足部关节的支撑韧带功能过强、帮助支持足弓的内在肌肉过于发达、距下关节活动度不足、足部的不当使用因素有关。
外翻足
在临床上,外翻足也被称为足旋前。踝关节的结构组成,主要可协助矢状面的动作(跖屈和背屈),因此基本上外翻足的外翻部位会出现在足部,以及距骨与跟骨之间的关节。此异常症状的特征是足部内缘下沉至平坦且低的位置,从而使外缘承受过多的负荷。
外翻足常见原因除了遗传,足部骨骼结构组织异常之外,还跟足部关节的支撑韧带功能受损、帮助支持足弓的内在肌肉无力、距下关节活动过度、足部的不当使用因素有关。
为什么足内翻、足外翻
人群不适合跑步?
中国人有15%严重外翻,45%中度外翻,和外国相比重度偏少而中度偏多,可能是力量小的缘故。
足外翻会导致跑步过程中过度应力作用于足踝和小腿,甚至影响到膝盖。扁平足伴足外翻是导致小腿疼痛(小腿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)和膝盖疼痛(髌股关节综合征、髂胫束摩擦综合征)的重要原因。
脚底板的异常如何影响到遥远的腿和腰呢?人体是联动的,同外翻的脚配套的是内旋的膝盖,小腿肌肉也会本能地控制脚的外翻,这么拧着劲儿,跑起非常危险。
可以看到:中正、外翻和内翻的脚的足底压力分布,通过对跑者进行步态分析,跑步后踩在测力板上,不同颜色为表示不同的压强,红色最大,其次是黄绿蓝。看图可以发现,外翻的脚压力分布明显偏在内侧。内翻则在外侧及跟部。
外翻足与内翻足的自我运动治疗
这两种足部位置异常,均可透过适当治疗获得改善,而治疗重点如下:练习加强足弓支撑的运动。
1、训练背屈,跖屈,每次2-3组,每组30-60秒,建议每天训练的总时间至少30分钟。
(跖屈)
(背屈)
2、足部固定运动 五趾抓地。每次2-3组,每组30-60秒,建议每天训练的总时间至少30分钟。
3、训练平衡,使身体排列在足部所有的支撑点上。建议每次做2-3组,每组走10-15个来回,具体强度因人而异。
(注意:要五趾抓地)
今天我们为您解读什么是足外翻和足内翻的内容,您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后台留言给我们,专业的康复导师将会为您一一解答。